【兩種言語】  劉群茂牧師

兩種言語】            劉群茂牧師 

經文:路加福音五章29-32節
「利未在自己家裡為耶穌大擺筵席,有許多稅吏和別人與他們一同坐席。法利賽人和文士就向耶穌的門徒發怨言說:『你們為甚麼和稅吏並罪人一同吃喝呢?』耶穌對他們說:『無病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悔改,乃是召罪人悔改。』(路五29-32)」

從《路加福音》第五章提到的三個故事:耶穌潔淨長大痲瘋的、醫治癱子,以及呼召利未等,在不同的情況下耶穌的回應,教導了我們以下兩個言語:

  • 愛的言語
    儘管故事裡的三個人,都有可指摘之處,但耶穌的話卻總是帶給人愛、希望、成全,完全沒有一句話是使他們自慚形穢、抬不起頭來。在《聖經》裡彼得曾向耶穌說我願意為你捨命,卻仍三次不認主,但耶穌問他的第一句話竟不是責備,反而是:「小子!你們有吃的沒有?」彼得心裡一定覺得太丟臉,不知道如何面對主,但沒想到耶穌都沒有提起這件事,這就是耶穌偉大的地方,祂對人只有醫治、釋放,且從人未來的完全來看。
    人總是從過去來看我們這個人,從現在評估我們的未來,所以只看到失敗、看不見希望,但耶穌看到的不是彼得三次不認主,而是《使徒行傳》中在眾人面前講道的彼得,祂是以我們的潛能來看我們,所以總能看見積極、正面。
  • 相信神掌管一切
    如果我們評估一個人是懶惰、偏差、愛世界的,我們的話語就很容易使人落到苦毒、混亂和被拒絕的傷害裡,所以我們必須對神有信心,相信神在這人身上的工作。因此,我們要從聖靈的果子來對人說話,而不要按我們對人的猜忌、疑慮來對人說話。
    從《聖經》來看,神在每個時候都興起新的人做不同的事,兩千年來都是神自己在培育人才,統管萬有的神自有祂的作為、安排。所以我們一定要從上帝的眼光來看人,更要學習耶穌的方法,看祂如何帶門徒?祂的作為如何?祂怎麼面對人的軟弱和失敗?從耶穌的處理上,我們也才能夠被建造。
  • 議論批評的言語
    如果我們總是挑人毛病、找問題,這種反對、敵對的態度,是表示我們裡面有一種悖逆。神不喜歡的是人的心和態度,有些人總是不斷檢視別人的話,帶著懷疑、不信任的態度,例如:馬利亞打破香膏膏在耶穌身上時,猶大說何必這麼枉費,那些錢可以拿來救濟許多窮人。從實務上來看,猶大的話其實非常有道理,但他卻是在抵擋神,他不是反對馬利亞,而是反對耶穌,叫人彼此對立,不信任、彼此仇視、懷疑!

所以一定要注意我們的說話,要禱告並反省,免得反對的結果是在攻擊神,而拒絕、懷疑是得不到上帝的祝福!我們心裡要柔和謙卑,常存謙卑的態度才會蒙福。魔鬼的心,和神的心是完全不一樣的,撒但就是要分裂、對立,而神的心是讓我們擁抱、接納和關懷,心態是最重要的,求主把一個對的心靈給我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