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糧國度領袖學院及靈糧教牧宣教神學院 謝宏忠院長
二、如何打美好的仗
1.認識撒但的謊言
最明顯的例子是性解放思潮,撒但透過三個層面的謊言影響了全世界。第一是知識層面,第二是政治層面,第三是自由層面。
(1)知識層面。對同運團體而言,是指要破除守舊觀念,強調現今的世代不需要「守貞」、「一夫一妻」,要破除婚姻、家庭的老舊觀念,多元成家、兩男兩女也沒關係。他們以金賽博士1948年所發表的人類性行為研究為底本,將原本只談及性傾向的金賽量表(把人類的性行為分成0~6個等級),擴充為生理性別(sex)、性別認同(gender)和性別氣質(genderqualities)的性別光譜,影響了許多國家的性別平等教育。問題是,金賽博士的研究,是正確無誤的科學研究,還是有瑕疵的偏差報告?許多科學家對於金賽博士有質疑,因為他的取樣有偏差。金賽博士的訪談對象,很多是監獄中性犯罪的囚犯,或是自願被訪談的人(自願者偏差),因此所得的結論不足以涵蓋全人類。心理學家馬斯洛就批評金賽量表「不具人口代表性」。美國統計協會在1954年也針對金賽博士的書,指出「以本書所提出的數據所下的結論,是以非常大膽和自信的方式表達出來。本書文筆低於優秀的科學著作應該達到的水平。」意思是書中主觀成分很多,雖然也有客觀的訪談,但並沒有達到優秀科學著作應有的水準,不算是個精確的報告。
撒但常用這種似是而非的謊言迷惑世人。特別在這後現代思潮盛行的時代,牠會以「多元觀點」的名義,用置入性行銷的方式,影響媒體界和教育界,為了獲得知識的主導權和話語權。雖然已經有人提出金賽報告「不具人口代表性」,但是教育部還是把它當成普遍的真理教導我們的下一代,灌輸他們性別光譜才是正確的。2004年起在學校開始的性別平等教育,到現在已經14年,下一代深受影響,因此在同婚的議題上,下一代和上一代有很大的價值落差。加上媒體常報導某個藝人或名人代言挺同婚,民眾在不知不覺中,像溫水中的青蛙,漸漸習以為常,見怪不怪,慢慢能接受了。
聯合國1979年決議通過的婦女人權法典CEDAW(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提到生理性別是用sex這個字,社會性別則是用gender這個字。生理性別sex賦予我們是男性或女性。社會性別gender是社會建構的男女身分認同和角色,例如婦女的地位在歷史中,常受男尊女卑的文化影響,受欺壓、被歧視、教育被剝奪、參政權被限制、經濟權被壓制。這個公約立意良好,要消除對婦女的一切歧視,但是還是保留了男性、女性的生理區隔。但是現在性平教育中的性別認同(gender),是指「我覺得我是男性或女性」,我就是男性或女性。把社會性別gender扭曲了,不符合聯合國對gender的定義。同運團體用了同樣的字,卻賦予不同的含意;在性平教育法中加入了同志教育,在青少年性別認同最容易混淆的階段,以有偏差的性別光譜教導我們的下一代,實在是不合宜的作法。
(2)政治層面。主張民主平等,形成「政治正確」的氛圍,因為沒有人敢反對民主平等。沒錯,沒有人有權歧視別人,但是同運團體把歧視擴大到「立場不同,就是歧視」。不同意同性婚姻和同性性行為,就是異性戀霸權。這種將「反對」等同「歧視」的說法,加上用網路霸凌反對的人,甚至想立法限制人不可以反對的作法,都使人逐漸不敢表態,產生寒蟬效應。
(3)自由層面。主張身體自主權,身體是我的,沒有人有權干涉我如何使用我的身體。身體自主權最初是從墮胎開始。1973年美國最高法院對羅訴韋德案的判決,開啟了全世界墮胎合法化的先河。事情是德州一位婦女羅(化名,本名麥考維)意外懷孕,想要墮胎,但德州當時禁止墮胎,因此她去找兩個律師,律師以法官干涉墮胎,侵犯人民的隱私權為由,告德州政府,最後贏了,但是德州政府仍然沒有修法允許墮胎,因此律師上告美國最高法院。最後美國最高法院判決,州政府的法律違憲,侵犯人民的隱私權,遂使墮胎合法化。現在同運團體也利用身體自主權,主張只要雙方自願且在不傷害他人的情況下,與任何人發生性關係,無論異性、同性或跨性,都OK。
(待續,摘自: 20181007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