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山寶訓(三)】

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區永亮牧師

經文:馬太福音五章1~12節

二、登山寶訓在主耶穌的教導中的重要性

1.這是一個深入的教導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德國教會檢討教會為何沒能挺身而出的原因之後,立即發起「背誦登山寶訓」運動,他們以為此舉可以遏止未來戰爭的發生,沒想到幾年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還是爆發了。顯然這種背誦登山寶訓的作法並不會讓人心改變,教會需要的乃是更深入的內化與實踐——願意悔改、捨己並遵行神的話。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所以我們需要在神面前謙卑地承認「我不行,但是主行!」好讓主的靈澆灌在我們身上,使我們有能力去遵行。但有一個前提是:人心要悔改,心思意念要改變。

2.這是一個要人去遵行的教導

「耶穌看見這許多的人,就上了山,既已坐下,門徒到祂跟前來,祂就開口教訓他們。」(五1~2)

許多人因為看見耶穌所行的神蹟就跟隨祂,但是祂看重的是,到底有多少人跟從祂,不是為了吃餅得飽,而是為了要知道生命的奧秘,於是祂就「上了山」。「上了山」表示離開吵雜的城鄉去安靜;換句話說,你若要明白登山寶訓,是需要好好地找個安靜的地方來親近主,聽聽祂怎麼說,在不被其他事物干擾下來思想主的教導。耶穌就「開口教訓他們」,是指耶穌「以一個拉比的身分開口教導他們」。當時的拉比有說話的權柄,在猶太傳統中,拉比的教訓不單是聽聽而已,必須切實地遵守,不像現在有些弟兄姊妹聽道的態度是,牧師在台上講得不錯就聽,講得不好就忽略不聽。所以登山寶訓是關於如何遵行神話語的一個極重要的教導,登山寶訓不是會背誦就好,而是要去實踐、去活出來。惟有我們以如此順服的態度來回應神,生命才會被翻轉改變,並成為一個蒙福的人。

3.這是一個使人蒙福的教導

「登山寶訓」除了教導一個屬主的人必須悔改、順服,並且要時常來到主的面前尋求祂的心意之外,還揭示了一個遵行神話語的人會是一個蒙福的人。這段經文中的「有福」有兩個含意:一個是喜樂(happy),另一個是蒙福(blessed)。換句話說,這個人之所以喜樂,是因為他回轉到神的面前,知道如何明白神的旨意,更知道如何倚靠神,讓神的權柄和能力在他身上充分地彰顯出來。過去七年,我在6-8班的早亮光中,不斷地教導弟兄姊妹要破碎自己,如今每一個弟兄姊妹已經都知道如何破碎自己了;所以從現在開始,我要作一個新的宣告:你們要被聖靈充滿!我再次強調:十字架本身沒有神蹟,十字架是藉著耶穌的「復活」來顯明神的作為;當你走過耶穌十架,生命被對付、被改變之後,一個最大神蹟要發生在你身上,那便是復活的新生命,你會開始相信神樂意在大小事上賜福你,使你在各樣事上都蒙福。

有福的另一個意思是「蒙福」,對猶太人而言,「蒙福」原指「一個人在迷路時,有人指點或帶領他走這條路」;這是極大的喜樂!舉個例子,幾十年前我第一次去美國,下了飛機後,在偌大的舊金山機場裡面,一時迷失了方向,我知道我的親人會來接我,但心裡還是不安,我想:「我沒說我會從哪一個機門入境,他會不會找不到我?」就在這時候,我聽到有人喊我的名字,當下我深切體會到蒙福的感覺是什麼,正如聖經所說:「義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四18)一個蒙福的人,縱然不清楚前方的道路會如何,卻仍然可以喜樂,因為他知道神與他同在,神會帶領他走出一條真正屬靈、蒙福的天國道路!

當我們越思想登山寶訓的教導時,就會越明白這才是一條真正的通往天國之路;當台灣的教會懂得活出神的旨意時,真正的天國文化就會臨到台灣了!

(完,摘自: 20190331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