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區永亮牧師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
馬太福音是偏重信仰教導的一卷福音書,而五到七章的登山寶訓(TheSermonontheMount)是整卷書裡第一個比較完整性的教導,也是歷世歷代許多傳道人在解經上一個很重要的論述。登山寶訓揭示了耶穌在地上如何建立神國的概念,主要有兩方面:一個是神的主權怎麼臨到祂的百姓,另一個是當神的百姓走在神的心意中,神所應許的福都要彰顯在祂的百姓身上。
此外,登山寶訓也是耶穌針對天國子民應有的生命特質和處世態度的重要教導,林道亮牧師如此形容說:「登山寶訓是天國的大憲章,是活在神國度裡面的每一個天國子民都應該活出的天國文化。」而這也是今天我們學像耶穌、作主門徒的必要操練。
一、虛心是一個蒙神賜福的基本條件
1.虛心的人「有福了」
在登山寶訓中主耶穌提到了八種有福的人,簡稱八福(EightBeatitudes)。這裡的「有福」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極端的喜樂」,另一個是「蒙福」。一個人會喜樂,是因為他知道他活在神的賜福裡面。那麼,神的賜福是什麼呢?祂樂意垂聽我們的禱告並賜福我們,但祂有一個更高的心意,就是要帶領我們走永生的道路,使我們可以在與祂同行的路上領受豐盛的應許,聖經中的有福,不同於一般人說的無病無災無困難,而是指人生迷失方向時,有人幫助你、陪著你一起找到人生未來出路的喜樂;是活在神的旨意中,知道如何倚靠神的應許走在人生的道路上,即使遇到困難險阻,也不會擔憂懼怕而失去喜樂;「他是一個生命被神改變,活在神的國度裡,讓神的權柄能力彰顯在他身上,並帶出生命的影響力的人。」
2.「自我」是人遠離神的主要原因
神樂意使我們成為有福的人,但為什麼我們會失去神的祝福?從聖經的角度來看,亞當是一個最有福的人,在他還沒有犯罪墮落的時候,他在伊甸園裡不愁吃喝,什麼都不缺乏,因為神與他同在;然而是他的「自我」讓他墮落犯罪遠離神,最終失去了神的祝福。今天很多人也像亞當一樣活在自我裡面,一味地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標,以達成目標來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以擁有許多東西來獲取幸福人生,但是最後卻迷失了,即便順利地達到一個又一個的目標之後,仍然得不到喜樂滿足,為什麼?因為完成自己所訂的人生目標並不等於得著人生真正的意義和價值。
以我個人的職場經驗為例,當時的公司把我放在最賺錢的一個工廠,在職責上,我只對執行總裁及廠長負責。以前公司有好幾個分廠,賺了錢大家分紅,後來公司政策改為賺錢的廠自己分紅,沒賺錢的廠就沒有分紅,所以大家都希望有機會能夠進入我負責的那個廠做事。可是有一天,我把自己關在辦公室,我看著桌上的報表和貼在牆上的業績表,問自己:「我訂的目標都達到了,接下來我還要做什麼?」我的心情十分低落,因為我不知道自己到底要什麼,突然失去了人生的目標方向。弟兄姊妹,你是不是還在追尋你的人生目標?你的人生目標是否真的為你帶來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呢?
3.虛心才會帶出一個人的回轉(太十八3、4)
你凡事都倚靠神嗎?你是否經歷過人生的起伏轉折,在順境中突然陷入困境,以至於讓你有一個很大的覺醒:原來人生是這麼脆弱、這麼空虛?耶穌說,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只有虛心才會使人回轉向神。聖經說:「你們若不回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裡就是最大的。」(太十八3~4)注意這裡不是指回轉像小孩般的天真或單純,以當時的背景來說,孩子和婦女是最沒有價值的一群人,連家裡的牛羊都比他們還值錢,所以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若不回轉到一個程度,承認自己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一無所是的話,就不能夠進入神的國。 (待續,摘自: 20190407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