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主任牧師 區永亮牧師
「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他們的。」(太五3)
二、何謂虛心
1.意義
什麼是虛心?大部分的英文都翻作謙卑(humble),是指思想、態度上的謙卑;若按照字面上的翻譯是「靈裡面的破產」(poorinspirit);用白話文來說,就是「進到人生的盡頭」,當一個人走到盡頭、無路可走時,他才會真正地認識自己,承認自己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一無所是。事實上,沒有一個人能忍受別人對他的評價是「一無所有、一無所能、一無所是」;不過神說,一個人除非對自己有這樣的認識,不然他還是無法經歷到神為他預備的豐盛國度。
2.這不是人「天生的認知」,乃是遇見了神的覺醒
謙卑不是一種修養,不是外表看似謙卑,內心卻害怕無人肯定和稱讚;真正的謙卑是承認自己是不配的人,別人稱讚與否都不會影響他,因為他知道自己本來就不行。我服事主多年,有時會聽到別人批評我「很差勁、沒有資格」等之類的話,我就回答他:「你講得很對,我本來就很差勁,我本來就不行,我不知道神為什麼叫我出來作傳道人,也不知道長執會為什麼跟我簽約叫我繼續做下去……。」對方聽了反而覺得不好意思。美國人常講這麼一句話:「當你跌到谷底沒有路的時候,只有一個方向,就是往上走。」耶穌講天國的比喻時也說,如果你被邀請參加婚宴時,不要自己去坐在高位上,免得有比你更尊貴的客人來就請你讓位,那就尷尬了。你要去坐在後面,等人請你坐上位,因為凡高抬自己的,必要降卑;自己謙卑的,必要升高。(參路十四8~11)所以,不要自誇,不要自以為是,否則別人會覺得你這個人很難相處。
3.渴慕與感恩是虛心的果子
一個虛心的人,不論是順境或逆境,他會心存感恩,因為他深知自己是一個從零開始的人。我剛接觸靈恩的領域時,有位牧師告訴我,要追求恩賜,但小恩賜就不用追求;可是我並不這麼想,我說:「即使神所賜的恩典像芝麻綠豆般地小,我也會用感恩的心去承接,而且不管神有沒有給我恩典,我都感恩!」
最近我在6-8班談到凡事禱告、凡事謝恩的重要性,雖然我們都知道要禱告,但是當任何事情發生時,我們天然人的第一個反應不是禱告,而是靠著自己的能力和經驗來解決問題,或者四處打聽尋求別人的幫助,直到我們方法用盡、無力解決時,才會向神求救。為什麼我們不禱告?因為我們不渴慕神,也沒有養成禱告的習慣。當我被聖靈更新後,我渴慕親近神,在生活大小事情上學習與神對話,甚至在超市買生菜也會問神說:「主啊,祢喜歡這個,還是那個?」或許有人會不以為然,但我認為自己比較笨拙,非要虛心求問神不可;我知道我是個0,如果神是1,因神站在我旁邊,我就變成了10,神若看我在小事上有忠心,就再多給我一個0,那我就從10變成100了;虛心的人有福了,因為神的權柄能力會彰顯在他身上。
十幾年前我常常為台灣禱告,有一次我問主,為什麼台灣的教會對國家沒有什麼影響力?主回答說:「台灣還沒有看到我的工作;台灣的教會還不知道單單倚靠我。」教會裡面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基督徒,有的人看起來很謙卑,但其實不然,因為一個真正虛心的人通常會有三個生命特質:一是有感恩的心,二是全然信靠和委身,三是忠心竭力服事主;這樣的人會結出渴慕跟感恩的果子。 (待續,摘自: 20190407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