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立累代的根基(二) 】

    台北靈糧堂  林德安牧師

經文:以賽亞書五十八章1~12節

二、重建信仰的根基

「根基若毀壞,義人還能做什麼呢?」(詩十一3)樹根若朽爛,樹上的果子也無法長得好。我們信仰的根基若毀壞,表現於外面的就都是虛假,我們需要重建出一個神所要的根基。

1.行公義

「我所揀選的禁食不是要鬆開凶惡的繩,解下軛上的索,使被欺壓的得自由,折斷一切的軛嗎?……那時你求告,耶和華必應允;你呼求,他必說:我在這裡。你若從你中間除掉重軛和指摘人的指頭,並發惡言的事。」(賽五十八6、9)神說祂要的禁食,是要我們幫助身邊的人,讓他把身上重擔卸下來,並折斷加諸於他身上的那些軛,讓他得自由。也要除掉指摘人的指頭,並發惡言的事情,這是神喜悅的。神看重公義,公義就是神看為對的事,是以神的標準,活出合神心意的生活,就是行出公義。

「行仁義公平比獻祭更蒙耶和華悅納。」(箴廿一3)神在乎我們在人際關係上、在家裡面、在職場上,有沒有照神的心意,活出神所要的,這會比我們在祂面前所獻的更滿足祂的心。

「公義的果效必是平安;公義的效驗必是平穩,直到永遠。」(賽卅二17)「公義的果效」意思是公義所結出的果子是平安,「公義的效驗」指公義帶出來的影響是平穩。國家要有平安,我們就需要常為執政掌權者禱告,並為新上任的這些地方首長禱告,讓他們能夠認識神,照神的心意行出公義,才能為國家帶出真實的平安和盼望。

2.好憐憫

「不是要把你的餅分給飢餓的人,將飄流的窮人接到你家中,見赤身的給他衣服遮體,顧恤自己的骨肉而不掩藏嗎?」(賽五十八7)神在乎我們如何看待周遭有需要的人,祂願我們這些屬祂的兒女,能夠彰顯祂憐憫的性情。憐憫是帶出實際的愛心行動──餓了的人就給他吃,渴了的人就給他喝,沒有衣服的人給他衣服穿。

耶穌提到,當末後的日子,榮耀的君王來的時候,會把所有的人分成兩批,就像牧羊人把羊分成綿羊、山羊,然後說:「你們這蒙我父賜福的,可來承受那創世以來為你們所預備的國;因為我餓了,你們給我吃,渴了,你們給我喝;我作客旅,你們留我住;我赤身露體,你們給我穿;我病了、你們看顧我;我在監裡,你們來看我。……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些事你們既做在我這弟兄中一個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神喜悅我們帶著憐憫的心,就像耶穌來到世上,不僅傳神國的道理,祂也憐憫人身心靈的需要:醫治有病的人,趕走人身上的汙鬼邪靈,用五餅二魚餵飽饑餓的人等等。

感謝主,我們教會一直在進行憐憫的事工,包括:關懷獨居老人,也去探訪一些老人社區,把福音帶給他們,讓他們在年老時有機會認識神。另外也不斷地去關懷弱勢或新住民、中輟生、單親家庭等。親愛的弟兄姊妹,教會就是你我,當我們看見周遭的人有需要,可能是鄰居、隔壁桌的同事、甚至可能是主管,要主動幫助他們,讓神憐憫的心從我們裡面湧流出來。

在公投過程中,我們看見社會大眾對於愛家公投的議題都非常贊成,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持相反的看法,這群人也需要我們更多用主的憐憫帶領他們,讓他們能夠在生命中找到真實的盼望。

(待續,摘自: 20181223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