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 周巽光牧師
經文:羅馬書八章15∼17節、以弗所書一章4∼5節
一、天國文化是家庭的文化
當我們進到神的國裡,我們所擁有的不只是一位救主、一位神、一位君王,更重要的是我們擁有一位愛我們的天父。這幾年,許多的牧者和弟兄姊妹真實地經歷天父的愛之後,他們身上原本孤兒的靈和奴僕的靈就開始鬆開,使他們領受兒子的心。孤兒的靈或是奴僕的靈並不是邪靈,你無法透過釋放趕鬼將它趕出去,因為那是一種思想和生活方式,需要透過親自遇見神和經歷天父的愛的啟示,才能使我們心意更新而變化,重新學習這個身分所代表的意義。
二、天父要接我們回家
1.孤兒的靈或是奴僕的靈
「你們接受的,不是奴僕的靈,使你們仍舊懼怕;你們接受的,是使人成為嗣子的靈,使我們呼叫『阿爸、父』。聖靈親自和我們的靈一同證明我們是神的兒女。既然是兒女,就是後嗣;是神的後嗣,也和基督一同作後嗣。」(羅八15∼17新譯本)保羅說,我們所領受的,不是讓我們還在恐懼中的奴僕的靈。而是領受使人成為嗣子,也就是我們常說「做兒子的靈Spirit of Adoption」,adoption的意思是領養,我們原本是奴僕,是孤兒,卻被神領養,成為天父的孩子。
2.天父的預備
「就如創立世界以前,祂在基督裡揀選了我們,使我們因著愛,在祂面前成為聖潔,沒有瑕疵。祂又按著自己旨意所喜悅的,預定我們藉著耶穌基督得兒子的名分。」(弗一4∼5新譯本)保羅在這裡又再一次提到「得兒子的名分」,就是指被領養成為神的兒女。我曾聽過,在台灣要領養孩子,是需要經過一段很長的申請、上課、預備和等候的過程,這是為了要預備領養的父母,也為了保護被領養的孩子。保羅說,神領養我們回家的過程,是從創造世界以前就開始了,就連亞當夏娃都還沒出生,神就預定好了這件事,意思是,在永恆裡,祂就已經看到我們,然後揀選了我們,等到有一天祂要領養我們回到祂的家中。
3.比賽牧羊犬的事例
周巽正牧師的三個小孩一直想要養狗,已經跟爸爸媽媽吵了很久,但爸爸媽媽都沒有答應。於是他們先幫忙照顧我家的喜樂蒂牧羊犬,當我出國服事時,會把我家的狗送去他們家,孩子們就練習照顧牠。有一天,一家專門訓練喜樂蒂牧羊犬比賽的犬舍,有幾隻狗要讓人領養,孩子很想養,於是就問我的意見。其中一隻是剛從比賽退下來,大概是三歲的狗;另一隻是比賽的冠軍狗,八歲,非常地漂亮。他們問我該養哪一隻?我說:「八歲那隻冠軍狗真的非常漂亮,我就說:「等阿伯家現在15歲的狗Kobe走了之後,或許阿伯可以收養那隻,但是現在還不行。」孩子們就說:「那我們先把兩隻狗都接回來,等Kobe走了之後,阿伯再接這隻冠軍狗回去」。
不過巽正牧師的太太雅文師母覺得,原本說只養一隻,怎麼變成兩隻,她都快崩潰了!但小朋友們一直拜託媽媽,並且答應她會好好照顧狗狗,甚至把家中每個人照顧狗狗的職責都做成表列出來,雅文師母才勉強地答應他們。
去領養狗的前一個週日,巽正牧師請我陪孩子們去買狗狗的東西,因為怕他們買了狗狗根本不需要的東西。我們去逛了非常久,從研究哪種飼料最好(後來買了鹿肉的飼料,店員說,是米其林三星級的飼料,比人吃的還高級),也買了一些必需品,並且每個東西都要買兩套。那天巽正牧師刷卡付上了很大的代價,沒想到養狗這麼花錢。
領養狗當天,巽正牧師送孩子去上課之後,就叫我陪他去接狗。犬舍在宜蘭,老闆很愛狗,不隨便讓人領養,也不隨便讓狗生育,一年下來整個犬舍只配種一次,而且非常嚴格,因為他是狗比賽的裁判,不像一些不肖犬舍為了賺錢,一直讓狗生育。但犬舍這麼多年下來,也有50隻狗。
我們到了那邊之後,老闆已經將要領養的兩隻狗放在小園子裡等著我們。我們一到時,就看到那隻八歲的冠軍狗,一直試圖要「騎」另一隻三歲的狗,而其實兩隻狗都是公的。老闆說:「因為那隻冠軍狗曾經配種過一次,就會有這種衝動,結紮之後就會好很多」。我看到這個畫面,就跟巽正牧師說:「若是把兩隻狗帶回家,你太太看到這個畫面,後果會很慘!我勸你,今天還是只帶一隻狗回家就好」。巽正牧師也有同樣感覺,就決定先只帶一隻。老闆完全體諒我們,還跟我們聊了很久,確定我們會好好照顧狗。他也很感謝巽正牧師願意領養,特別是那些從賽場退下來的狗,因為不再比賽了,其實住在人家裡,比留在犬舍幸福多了。……
(待續,摘自: 20180617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