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靈糧堂青年牧區區牧長 周巽光牧師
今年教會的異象是「剛強壯膽,得地為業」。神創造人類並賦予「治理這地」的責任,因此亞當夏娃
有責任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透過「治理」來擴張伊甸園的境界,直到全地都恢復天國的次序和榮美——這也是耶穌基督教導我們禱告:「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面對應許之地,必需透過爭戰才能得地為業。在這一場戰役中,仇敵的計謀和所用的武器是恐懼——戰役中最可怕的不是病毒,而是恐懼。而與恐懼對立的是愛:「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林前十三13)以開車做比喻,如果信心是引擎,盼望是目的地,愛就是燃料。如果沒有愛,對神的信心、對人的信任或是尊榮,就不會被啟動,也無辦法達到得地為業的目標。
我們最大的誡命,也是每一個信徒生命中的根基,就是要全心愛神、熱切愛人:「夫子,律法上的誡命,那一條是最大的呢?耶穌對他說: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太廿二36~40)愛神和愛人正是得地為業的關鍵,這也是為什麼仇敵處心積慮要我們害怕恐懼,因為我們若害怕不需要怕的,卻對真正當害怕的毫不在乎,將無法得地為業。
一、真正的敬畏
1.神才是我們當敬畏的
「在末後的日子,必以敬畏的心歸向耶和華,領受祂的恩惠。」(何三5)敬畏神是我們信仰的根基,也是真正愛神的表現。「那領受我的命令,並且遵守的,就是愛我的;愛我的,我父必定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親自向他顯現。」(約十四21,新譯本)耶穌說:「遵守我的命令就是愛我的」,這是一個敬畏神的表現。另外,聖經告訴我們,在敬拜當中跪下或是俯伏在神的面前,外在的行動也顯示內在降服的心態,是愛神的表現,愛神其實就是敬畏神。
敬畏神是領受神的恩惠和良善的關鍵。有些人怕神的原因,只是因為害怕神會審判或被神懲罰,但那並不是真正的敬畏。真正敬畏神是:因著對神良善和聖潔的屬性,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體驗,以至於思想和生活方式都被神改變。跟隨耶穌的道路是一條窄路,基督耶穌在十字架上所付的是高昂的代價,代表救恩一點都不廉價。你的生活和意識如果缺少了「敬畏神」這個要素,可能意謂著根本就沒有與神同行!
「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凡遵行他命令的是聰明人。」(詩一一一10)「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認識至聖者便是聰明。」(箴九10)詩篇及箴言都在告訴我們「敬畏耶和華是智慧的開端」,智慧就是一個敬畏神的態度——讓我們保持清醒,防止我們做出愚蠢、得罪神、傷害人的事,也不會讓聖靈和我們的領袖擔憂。很多人降低了敬畏神的真實意義,他們會說:「敬畏」就是「尊榮」、「尊敬」。然而,敬畏就是「你要會怕」,比起尊榮和尊敬要強太多了。
2.聖經中的兩種懼怕
A.使人遠離神的懼怕:亞當跟夏娃犯罪之後,就害怕躲起來。而在耶穌的比喻中,把一千兩埋起來的僕人等主人回來時,對主人說:「我是因為怕你才這樣做的。」這種使人遠離神的恐懼是不好的。
B.使人靠近神、謙卑,並降服在神面前的敬畏:少了「敬畏神」這個關鍵要素,我們不僅會曲解恩典,更會落入自我中心、放縱私慾、任意而行的錯誤中。
(待續,摘自: 2020靈糧季刊第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