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齊與跨越(二) 】

( 台北靈糧堂新任周巽正主任牧師 )

三、離開本族

「本族」代表我們所熟悉的人。為什麼需要離開他們?因為在下一個季節,神要我們脫離過去那些我

們所認識、影響我們的人,接下來祂要帶我們重新認識祂,唯有這樣,我們才可以走上從來沒有走過的路。我們不能只滿足於過去對神的認識,而是需要更專注、更分別為聖且更新的認識。我們要選擇放下自己的同溫層,因為神渴望對我們說話,渴望把下一個季節的啟示和奧秘放在我們裡面。所以,我們需要離開本族──我們所熟悉的人,以致能夠更深地被神所影響。

四、離開父家

「父家」是指我們出生的背景或原生家庭。不論對亞伯蘭或對每個人來說,很多的習慣、做事方式、思維模式,或是我們的個性、生命中所經歷的創傷等,都跟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連,原生家庭形塑了今天的你和我。幾個月前,我到全人關顧中心做內在醫治,在過程中看到一些過去從未發現、在我生命中的影響。我教孩子們的第一句成語是「樂極生悲」,另一句成語是「見好就收」。常常我們出去玩,到了一個地步,我就會說:「我們趕快回家了!」我總覺得要見好就收,趁著沒什麼意外,趕快回家。當我在內在醫治當中,突然明白,原來這種常有的不祥預感,跟原生家庭有關。我是第五代基督徒,我的家族故事是從孤兒寡婦開始;因著神的憐憫慈愛透過彰化基督教醫院的創辦人蘭大衛醫生,把福音帶進我們家族,而大大地祝福了我們的家族。對我們家族最重要的一段經文,就是在馬太福音十二章20節:「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燈火,祂不吹滅。」

神透過蘭大衛醫生幫助了我的家族,我的阿公是他的學徒,後來成為眼科醫生,阿公的哥哥也成了一個很好的醫生,整個家族的生計有了很大的翻轉。就在一切似乎好轉的時候,卻因為別人嫉妒大伯公,下毒把他害死,原本往上走的家族突然跌落下來,而神在低谷接住!30多年前,我的父親(周神助牧師)毫無預警地罹患淋巴癌,接著,原本生意做得很好的伯父,也在無預警中突然破產。雖然神都會接住,但是在不知不覺中,有一個恐懼深深地影響了我的思維,成為我的核心信念。我覺得處逆境比處順境更有把握,因為「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可是在順境中,反而可能會被壓傷。所以在困難中,我比較不會焦慮,但在順境中反而比較焦慮,我怕太開心,到時候失落會更大!

我們有很多的掙扎,跟原生家庭有絕對的關係,即便信主得救,甚至全職服事之後,原生家庭的影響仍可能攔阻我們與神對齊。聖經記載,有家族累代的祝福,也有家族累代的咒詛,所以神也提醒我們,如果要跟神對齊,需要離開原生家庭裡的負面影響。感謝神,藉著內在醫治幫助我看見,我需要離開原生家庭帶給我的負面影響,以致能夠跟神對齊。

弟兄姊妹,在這個季節中,神正在呼召你我,呼召教會要跟神對齊。因此我們需要離開本地——所熟悉的環境、本族——所認識的人、父家——原生家庭。

                                                   ( 待續,摘自: 期刊 – 2021傳承專刊 – 2021-01-14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