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糧全球使徒性網絡主席\周神助牧師 )
三、迦南美地的「出埃及」
代表埃及的思想、價值觀,不但在埃及、在曠野,也在迦南美地。以色列人出埃及,在曠野四十年,即將要進到迦南美地,但是最後因著神要摩西吩咐磐石出水,他卻擊打磐石,以至於他不能進到迦南美地。這讓我們看到,埃及不但是思想和價值觀,也是一種力量;在摩西進迦南美地之前,這個力量透過他的煩躁脾氣抓住他,使他不能進到迦南美地。
後來以色列歷代的君王,不僅是壞王,連所謂的好王也被埃及纏住;包含敬畏神的大衛、建造聖殿的所羅門、蒙神賜福的烏西雅王、經歷極大得勝的希西家王。他們的失敗,就是由於沒有看到代表埃及的思想、價值觀、試探,是不會輕易放過人的。
四、新約的「出埃及」
有時候我們所傳、所信的福音,好像是非常廉價的。我們傳「信耶穌、得永生、上天堂」,但為什麼很多基督徒信了耶穌,也得永生,但是仍被罪綑綁?仍貪愛世界?心中充滿世界的思維和價值觀?
保羅說:「將身體獻上,當作活祭,是聖潔的,是神所喜悅的;……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1~2)弟兄姊妹,我們不只是要相信耶穌為我們釘十字架,我們還必須要與祂同釘十字架,我們的老我、肉體的邪情私慾,也要與祂同釘十字架。如此我們才能夠說:「現在活著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著。」(加二20)我們也必須像保羅一樣宣告:「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六14)因此我們的「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林後四16)
對保羅來說,出埃及沒完沒了,直到人生的終點:「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四6~8)
盼望我們和保羅一樣,用新的思維、新的眼光來看出埃及,並且是身心靈完全的出埃及。
( 完,摘自: 2016靈糧季刊第二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