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到起初的愛(二) 】

( 周巽正牧師 )

二、耶穌對以弗所教會的責備:離棄了起初的愛心

這裡有一個很明顯的對比,就是馬利亞坐在耶穌的腳前聽道,可是馬大因為伺候的事多,心裡就忙亂起來。你會發現,「伺候的事」其實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昨天在我們的領袖月會,雅文師母就特提到馬大。你可以想像如果馬大是你的朋友,你會很開心有這樣一位朋友。像是福音茶會、小組出遊,如果有馬大在,所有沒有想到的問題,她都想到過了;所有沒有準備的,她都預備好了。馬大是一個面面俱到的人。所以當耶穌來的時候,她要伺候、接待,要做所有的事情。可是在接待的過程中,她因為心裡忙亂,就進前來說:「主啊,我的妹子留下我一個人伺候,你不在意嗎?請吩咐她來幫助我。」像馬大這樣面面俱到的人,平常不會這樣講話的。可是那一天她卻來到主耶穌面前,而且還責備主,她的意思其實是在說:「祢不關心我嗎?我這麼累,孤單一個人,要做這麼多事情,祢不在乎我嗎?」

三、最大的是愛

弟兄姊妹,事工和服事主都是重要的,但主耶穌在這裡說:「妳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我們在啟示錄二章看到主耶穌責備的只有一件事:「你們離棄了起初的愛心。」我們一開始是在愛的裡面去回應這些服事,可是服事久了你會發現一件事,就是慢慢陷入到因著責任、義務、習慣,所以「我必須」、「我應該去做這些服事。」耶穌說:「馬利亞已經選擇那上好的福分,是不能奪去的。」這裡所講的「上好的」,同時也是唯一的、最大的。當法利賽人問耶穌,律法中最大的誡命是什麽?耶穌回答:「你要盡心、盡性、盡意,愛主你的神。」(太二十二37)「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太二十二39)在浪子的比喻裡,當浪子回家的時候,父親說:「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來給他穿。」(路十五22)上好的、最大的、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愛。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13節保羅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在哥林多前書第十三章1至2節說:「我若能說萬人的方言,並天使的話語,卻沒有愛,我就成了鳴的鑼、響的鈸一般。我若有先知講道之能,也明白各樣的奧祕、各樣的知識,而且有全備的信,叫我能夠移山,卻沒有愛,我就算不得什麼。」意思是,即使我能做到這麼多屬靈的恩賜,若沒有愛,我就什麼都不是。然而,在馬太福音十章42節中耶說:「無論何人,因為門徒的名,只把一杯涼水給這小子裡的一個喝,我實在告訴你們,這人不能不得賞賜。」在哥林多前書十三章講到我們做了好大的事,卻是nothing;在馬太福音十章42節所做的雖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事,神卻說你會得賞賜。這中間的差別,就在於愛。

我們做所有的事,一開始都可以是因為愛。可是如果我們不刻意回到起初的愛裡,這些事最後自然而然的發展,就是離棄起初的愛。為什麽?馬大所做的這些伺候都是好事,以弗所教會所做的也都是非常好的事,但這也是問題的所在。我們先來看耶穌給以弗所教會的答案,耶穌說:「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裡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啟二5)所以有三件事:回想、悔改、行起初所做的事。耶穌說你要悔改,意思就是說,從主的角度來講,離開起初的愛是一種罪。所指的是:在你做的很多的事中,最主要的核心動機已經不再是因為愛,而是變成其它的各種理由。                             (待續,期刊 – 20220109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