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783年──基督是我們的房角石(一) 】

(作者:張碧君 牧師)

2022年9月25日日落開始,即進入5783年的猶太新年吹角節(Rosh Hashanah,意為年頭)。十天之後進入贖罪日,再五天之後則進入住棚節,這三個相連的節期,被稱為「秋天的節期」。

一、猶太節期對當代基督徒的意義

神在永恆中,卻將我們(人類)放置在時間裡,但神並沒有離棄我們(人類),祂始終運行在時間裡,而在「耶和華所定的日子」(節期)裡,永恆便入侵了時間。節期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是神與人相會的日子,也是神為救贖祂的百姓,引領祂的百姓進入永恆所做的「彩排」。

猶太節期中的逾越節、除酵節、初熟節、五旬節(被稱為「春天的節期」),與吹角節、贖罪日、住棚節,這七個節期都是指向著彌賽亞的救恩。而當代的基督徒是一群被呼召為即將再來的新郎耶穌預備道路的新婦,應當在節期中將我們的心與我們的主對齊,將眼目望向未來,預備好自己成為聖潔的新婦,迎接主的再來。

吹角節

吹角節顧名思義要吹角,為要喚醒百姓甦醒,在這十天裡來到神的面前悔改,免得當神的審判臨到時,無法在祂的面前站立。使徒彼得提醒我們這些被基督耶穌買贖的人,「你們當悔改歸正,使你們的罪得以塗抹,這樣,那安舒的日子就必從主面前來到;主也必差遣所預定給你們的基督耶穌降臨。」(徒三19b20)確實的悔改歸正,使我們的罪被塗抹,不僅不懼怕末日神的審判臨到,反而是歡喜快樂為榮耀君王的再來預備道路。

吹角節也提醒我們:「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因號筒要響,死人要復活成為不朽壞的,我們也要改變。」(林前十五52b)基督耶穌在我們生命中的救贖工作,並不是在我們受洗的那一刻完成,也不是在我們肉身的生命結束的時刻,而是在「號筒末次吹響的時候」,我們將與主一同復活。

贖罪日

贖罪日是神的選民集體贖罪的日子。大祭司一年一次在贖罪日進入至聖所,他將祭牲的血灑在施恩座上為百姓贖罪。施恩座是約櫃的蓋子,原文是「蔽罪」的意思。聖經記載施恩座的這頭、那頭各有一個基路伯,「二基路伯高張翅膀,遮掩施恩座,基路伯是臉對臉,朝著施恩座。」(參出卅七69)這兩個遮掩施恩座的基路伯提醒著我們,「伊甸園的東邊安設基路伯和四面轉動發火焰的劍,要把守生命樹的道路。」(參創三24)因著羔羊耶穌的寶血,為我們打通了一條由基路伯把守的「生命樹的道路」,主耶穌必親自帶領我們重返伊甸園作天父的兒子。 

住棚節

住棚節(Sukkot)是帳棚的意思。使徒約翰提到耶穌,「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地有恩典有真理。」(約一14a)「住」的原文就是帳棚,意為耶穌道成了肉身「支搭帳棚」在我們中間。根據彌賽亞信徒的說法,主耶穌第一次來,可能是降生在住棚節。耶穌的降生,為天父心中的渴望:「神的帳幕在人間。他要與人同住,他們要作他的子民。神要親自與他們同在,作他們的神。」(啟廿一3b)親自作了最美好的「彩排」,相信天父心中的渴望,最終也必要成就在我們當中。

(待續 期刊 – 20220925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