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美倫 教師)
經文:申命記十六章16∼17節;詩篇八十四篇5∼7節,詩篇一二二篇1∼3節
詩篇一百二十篇到一百三十四篇,這十五篇詩篇稱為「上行之詩」,描繪以色列人一年三次到耶路撒冷朝見上帝的歷程。
「你一切的男丁要在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一年三次,在耶和華你 神所選擇的地方朝見祂,卻不可空手朝見。各人要按自己的力量,照耶和華你 神所賜的福分,奉獻禮物。」(申十六16∼17)摩西預先告訴以色列人,將來進到迦南地之後,一年三次到神所揀選的地方守節,這三節就是除酵節、七七節、住棚節。當時講到一切的男丁,因為那個時代還是以男性為主流的時代,今天我們何其有幸,所有的男女老少都可以自由的來尋求、敬拜我們的主。
「靠你有力量、心中想往錫安大道的,這人便為有福!他們經過流淚谷,叫這谷變為泉源之地;並有秋雨之福蓋滿了全谷。他們行走,力上加力,各人到錫安朝見神。」(詩八四5∼7)詩篇八十四篇被認為也是一首節期詩。耶路撒冷在錫安山上,詩人往耶路撒冷走去的時候,並不是不得已才去的。每主日早上我們來敬拜,是為了盡基督徒的義務?或是充滿期待與渴慕?在這經文中我們看見,守節的詩人心裡面想往錫安大道。詩人把朝見神的路程,比擬為人生的旅程,有高山低谷、崎嶇不平,但他相信在這個路程中間,神必加力量給他,讓他得以朝見神。「人對我說:『我們往耶和華的殿去』,我就歡喜。耶路撒冷啊,我們的腳站在你的門內。耶路撒冷被建造,如同連絡整齊的一座城。」(詩一二二 1∼3)當詩人越靠近耶路撒冷,同行者就越來越多,眾人一同來聖殿領受祝福。當他終於來到耶路撒冷,站在城中觀看耶路撒冷城何等的榮耀、何等的華美。
一、上行者所尋求的是什麼?
1.他們尋求上帝的面
「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他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 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神使他成義。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詩廿四3∼6)
究竟是誰在問:「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很可能是當年守節的時候,祭司站在山腳下,問那些守節的人,守節的人回答說:「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感覺就像是在主日的時候,牧師站在門口問來教會的弟兄姊妹,本週金句是什麼。這是上行者預備自己的心態,準備朝見神。「這是尋求耶和華的族類,是尋求你面的雅各。」這些上行者是來尋求神。我們在每一次敬拜中,不是唱唱歌、或被經文感動一下而已,而是要讓我們的靈敞開,參與天上永恆的敬拜。啟示錄裡面有七場敬拜,七是代表完全, 所以啟示錄講到天上的敬拜是不會停止的敬拜,而我們最高追求的就是在地上 的敬拜可以進入天上的敬拜,讓上帝看見我們的敬拜、悅納我們的敬拜,讓我們在靈裡的敬拜可以達到神的面前。「有一件事,我曾求耶和華,我仍要尋求:就是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在祂的殿裡求問。」(詩廿七4)「有一件事」就是指在我們人生很多事情中,只有一件事情最重要,就是朝見神、尋求神,一生一世住在耶和華的殿中,瞻仰祂的榮美,住在祂的殿裡求問。詩人心裡對遇見神、看見神的榮耀、經歷神的榮面有深深的切慕。所以上行者的心裡面充滿渴慕來遇見神。
(待續,期刊 – 20160703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