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喬美倫 教師)
親愛的弟兄姊妹,當一天結束時,你的工作可以在上帝面前交帳嗎?我們受造是為了與神同工,與神同工不僅是在教會服事。我們受造的時候,上帝把世界託管給我們,要我們在專業裡、在社會不同的角落,去明白神要透過我們在這個世代怎麼樣貢獻。當我們做了當作的事情,就是與神同工。這才是基督徒的職場觀。
「凡敬畏耶和華、遵行祂道的人便為有福!你要吃勞碌得來的;你要享福,事情順利。」(詩一二八1∼2)詩人每次朝見神的時候,就調整他的工作; 多餘的、為了名利的、應付的,都放下,只做精準的。之後不但能夠安然睡覺,安然吃飯,可以安享人生。一個手潔的人,他需要帶著他的工作來到上帝的面前,尋求上帝的光照和調整,求上帝更新他手中的工作,而且他也得著上帝在工作上的賜福。
(2)他們尋求家庭之福
「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祂所給的賞賜。少年時所生的兒女好像勇士手中的箭。箭袋充滿的人便為有福;他們在城門口和仇敵說話的時候,必不至於羞愧。」(詩一二七3∼5)古代的城門口就是法院,長老都坐在城門口,當與人有紛爭時就要去城門口解決。所以當有紛爭而到城門口時,他後面有十個兒子,儘管他沒有威嚇對方,至少對方也不敢欺負他,這個叫做箭袋滿足。所以詩人感謝上帝賜給他後代作為產業。
「你妻子在你的內室,好像多結果子的葡萄樹;你兒女圍繞你的桌子, 好像橄欖栽子。看哪,敬畏耶和華的人必要這樣蒙福!願耶和華從錫安賜福給你!願你一生一世看見耶路撒冷的好處!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一二八3∼6)詩篇一二八篇好像一幅畫,爸爸坐著,小朋友圍一圈,這裡看見父母的滿足。不但如此,還要看見兒女的兒女,看到一代代延續下來。
- 他們尋求兄弟之福
- 詩篇一二○篇提到,詩人住在邊界,那些外邦人很愛紛爭,他感受不到 shalom,可是當他來守節的時候,在詩篇一三三篇1∼3節說:「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詩篇一三三篇是上行之詩的倒數第二篇,守節已經快到尾聲。當以色列眾支派連結會產生很大的力量,因為他們都行在神的真理中,所以他們和睦同居,就是shalom。這裡有兩個比方,第一個是「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亞倫的衣襟上有戴著十二個支派名字的胸牌,亞倫的敬拜把祝福帶給十二個支派,所領受的是集體的恩膏。第二個是「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黑門山是白頭山, 終年雪不化,它化成水就變成約旦河,變成雲水的時候就會下雨澆灌全以色列。所以黑門山的甘露降在錫安山,是兄弟之間相濡以沫的彼此滋潤,這是集體的祝福。
5月15日的國家禱告會,召會也參加,另外獻詩是林森南路國語禮拜堂和濟南路長老教會聯合詩班,是國語教會跟台語教會聯合獻詩,大家都非常喜樂,我們看見「合一就有權柄」。當弟兄和睦同居的時候,我們領受的是集體的祝福,不但是在現場領受祝福,我們每一個人回到家庭、職場的時候,就把這個集體的祝福帶回到日常生活的裡面,我們就成了祝福的管道。
(待續,期刊 – 20160703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