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德安 牧師)
經文:傳道書九章3∼6節
最近讀了一本書,作者提到他認識一位大學教授退休後移民加拿大,原以為找到了一個世外桃源,可以過愜意的退休生活,但半年後卻因為對日復一日漫無目標的日子感到空虛,甚至得了憂鬱症。親愛的弟兄姊妹,這正如我們在傳道書所看見的:「虛空的虛空,凡事都虛空」。很多聖經學者告訴我們,傳道書是所羅門王在年老時所寫的;他享盡了人生的榮華富貴,也不斷地探查人生的究竟。在傳道書裡我們看見,如果我們只活在日光之下、只為自己而活,無論我們設定了什麼樣人生的目標,很多時候就像這位退休的教授一樣,即使達到了目標,也感覺生命沒有盼望。今天我們要再次透過傳道書來思想──我們可以活出一個有盼望的人生。
「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有一件禍患,就是眾人所遭遇的都是一樣,並且世人的心充滿了惡;活著的時候心裡狂妄,後來就歸死人那裡去了。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傳九3∼6)
一、無盼望的人生
1.認定結局無異
「日光之下」指一般人的人生,無論你的身分背景如何,都要面對生老病死。凡臨到眾人的事都是一樣,無論義人和惡人、潔淨人和不潔淨的人、獻祭的人與不獻祭的人,終究要面對死亡。這不僅會讓人失去盼望,甚至會思想:「還要認真活嗎?」
2.放縱生命至死
因此,有些人就選擇放縱肉體的私慾,享受罪中之樂,或走極端自我了結生命。弟兄姊妹,如果我們沒有認識神,恐怕就會如此浪費生命直到死亡;現在是如此,過去如此,未來也是如此。如同耶穌描述祂再來的時候:「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路十七26∼30)
從前神透過挪亞提醒世人離開罪惡,當時的人卻拒絕悔改;亞伯蘭懇求神不要毀滅所多瑪城,然而全城竟連十個義人也沒有。而現今整個世界的局勢,天災人禍頻傳,人心愈來愈墮落,正如同過去的光景一般。
二、活著比死更好
1.活著就有希望
「與一切活人相連的,那人還有指望,因為活著的狗比死了的獅子更強。」(傳九4)在當時,狗是被看成很低賤的動物,然而即便這麼低賤的狗,只要還活著也比死了的百獸之王獅子來的更強。
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可以與這位日光之上的神相連結,以至於能夠享受神所應許的豐盛、富足的人生。
2.有悔改的機會
「活著的人知道必死;死了的人毫無所知,也不再得賞賜;他們的名無人記念。他們的愛,他們的恨,他們的嫉妒,早都消滅了。在日光之下所行的一切事上,他們永不再有分了。」(傳九5∼6)死了的人對世上的一切都沒有知覺,然而活著的人若謙卑尋找這位日光之上的神,並願意悔改,生命一定會有轉機。
(待續、期刊 – 20170827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