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區永亮 牧師)
經文:利未記一章1∼2節「耶和華從會幕中呼叫摩西,對他說:『你曉諭以色列人說:你們中間若有人獻供物給耶和華,要從牛群羊群中獻牲畜為供物。」(利一1∼2)
一、神的同在是我們敬拜的主要原因
利未記講到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當人來到神的面前時,需要用什麼態度、方式來找到神或遇見神。利未記原本的書名不叫利未記,而是叫做「呼叫」–神對摩西說話,把祂的心向我們打開。過一個屬靈生活,並不是你想要怎麼做就怎麼做,因為我們不是神,所以我們需要神告訴我們。所以用這個字「呼叫」,神大聲地說、叫摩西要留意聽,不是輕聲的講。利未記可以簡單分成兩段來看,一至十六章,是講到整個獻祭的概念和敬拜的方式;從十七章一直到末了,則是講到一個敬拜神的人應該用甚麼方式過生活,好見證神的同在。如果我們連怎麼敬拜神都不知道,又要如何過一個討神喜悅、合神心意的生活呢?我們要按照神的心意來敬拜,而不是按照人的想法來敬拜,因為很多時候人的動機或熱心是好的,但做法卻跟神的心意完全相反。為什麼我們要敬拜?從以色列人的角度來說,敬拜是為了神的同在。
1.神的保護、供應與引領
出埃及記是講到神怎樣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出來,在出埃及記後面的經文講到神吩咐摩西建造會幕,之後就是利未記,教導百姓應當怎麼預備自己藉著敬拜來到神的面前。
2.神是聖潔的神
神的同在是輕慢不得的。舊約多處記載,人因為沒有照神的心意迎接神的同在,甚至連命都沒有了。
3.敬拜(worship)與生活(walk)
利未記一至十六章,講的是「worship」;十七章到末了,講的是「walk」。Walk在聖經裡面出現過很多次,但這裡的Walk,指的是一個人的行事為人,就像保羅的書信寫到:「既然蒙召,行事為人就當與蒙召的恩相稱。」(弗四1)一個基督徒的敬拜生活,跟他每天上下班的生活、家庭生活……等各方面是分不開的,所以不需要再去探討說,到底是信仰生活化、還是生活信仰化;因為從聖經來講,信仰就是你生活的原則,生活就是你的信仰的實現。
二、藉著獻祭我們來敬拜這位獨一的真神
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應該起來服事。「如此事奉乃是理所當然的」這句話從原文用另一個角度來翻譯,可以說成:「如此事奉就是屬靈的敬拜」。當你在敬拜中遇見了神,神會告訴你做什麼。你照著去做,這就叫服事;所以敬拜和生活是完全分不開的。
1.罪人是無法來到神的面前
出埃及記中,神跟摩西說:「我不要與你們同行」(參出卅三)。神並沒有說,這是因為這些以色列人很不聽話、很不乖,所以越走我就越生氣。神反而是這麼說的:「如果我與你們同在,當我向以色列人顯現的時候,人們卻沒有預備好,那他們會全部都死掉。」這對我來講是一個很震驚的事情,神說祂不能夠與以色列人同去,派一個天使去就好了,所以神的矛盾,也成為摩西的痛苦,神把以色列人從埃及帶到迦南地,本來是要應許他們由死入生,但現在走到一半,反而一大群人死在路上。這是神的心意嗎?是神故意的要欺負他們、處罰他們嗎?不是的。神說:「你們是硬著頸項的百姓,我若一霎時臨到你們中間,必滅絕你們。」(出卅三5)神來的時候,人可以承受的住嗎?這裡就帶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神是聖潔的,以至於人如果不聖潔,就不能夠得著神的同在,因為神不敢與他們同在;為什麼神不敢與他們同在?因為祂怕與人同在的時候,人承受不起;更因為神知道這樣的事情會發生,所以神很痛苦,摩西在帶領以色列人時也很痛苦。
(待續、期刊 – 20170611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