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區永亮 牧師)
第二:「素祭」(二1∼16)
素祭是什麼?素祭是沒有血的,在當時的以色列是用餅來獻祭,但如果是連餅都做不來,就拿一些穗子都可以。為什麼餅必須是素的?是為了表明你的感恩,因為在當時候每天最基本生活所需的,就是一個餅,這也代表你所需的神必供應。引申用來解釋主耶穌的救恩,是說到這個餅是沒有酵的,並且是用細的麵粉做的,以此來代表祂的完全。
第三:「平安祭」(三1∼17)
平安祭跟燔祭有點像,有蠻多地方重複。平安祭就是當你有困難時,向神許了願,求神解決你的困難,結果神垂聽了你的禱告,你便來向神還願。這是一個比較特別的祭,並且獻完之後,除了歸給神以外,獻祭的人自己也可以吃這個壇上的祭物,最要緊的是,這個祭物要跟家人一起分享。在讀到這裡的經節時,有許多細節是我們可以思想的,不過我只是提幾個。主耶穌來,叫我們與神之間有和平,也叫人與人之間有和平;換句話說,我們藉著主耶穌基督的緣故,可以凡事都來到神面前求,當神垂聽你在各樣景況中的禱告時,我們需要存一個感恩的心,要知道神格外的恩待你、恩寵你,是因為神可以使用你成為別人的祝福。做為一個基督徒,當我們想到平安祭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神垂聽了我的禱告,是要叫我要能夠成為別人的祝福。
第四:「贖罪祭」(四1∼五13)
這裡講到的罪,是特別指那些「不是故意犯的罪」。意思是你處在一個狀況,你在與自己的罪性掙扎,結果你軟弱了,還是犯了罪,之後趕快地悔改,因為你不是故意的。我曾在神學院選的一門課中,有一位教授講的話,當時我真的聽不懂,他說:「神允許我們犯一些錯,因為神知道我們的軟弱,也願意接納我們對這些軟弱和過錯的悔改,但神不允許我們背叛祂。」
儘管今天我們是神的兒女、神的百姓,但確實在一些環境中,我們會不知不覺的或不小心跌倒,或許是因為當下環境的壓力讓我們妥協,但因為心中的愧疚和難過,我們又回轉到神的面前,這時主耶穌就成了我們的贖罪祭。
第五:「贖愆祭」(五14∼六7)
贖愆祭跟贖罪祭很相近,但又有些不一樣。贖愆祭是針對那些無意中傷害了別人,或不小心碰壞祭壇中的東西,那些你需要用金錢或勞力來賠償的問題。就比如:當你不小心得罪一個人的時候,你跟對方道歉,對方雖然說沒關係,但你知道事實上他很心痛,所以因為心中的虧欠,你就用心的想賠償對方。這結果是你可以自由,因為這個補償的行動,彼此不會有心結。今天一個基督徒,應該從這個角度得著自由。不過我也要提醒各位,我們做基督徒,不是要進到另外一個錯的自由裡,不是得了自由,就變得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從保羅的角度來講,當他從律法主義和罪中得自由時,他說:「從前雖然作罪的奴僕,……既從罪裡得了釋放,作了神的奴僕」(羅六17∼18)。可能有些人不太懂,但我們可以這樣解釋:過去我們在罪中,被黑暗權勢所挾制,但今天被這位全然聖潔公義的神贖回,所以我們成了祂的奴僕。這兩者有何差異?原來當你被上帝贖回後,你就進到神掌管的範圍中,而祂所給你的自由,是一個比遵行世界的律法所得來的自由還更加自由的主僕關係。所以當保羅被神翻轉以後,開始問神說:「主啊!祢要我做什麼?」
(待續、期刊 – 20170611靈糧週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