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出喜樂的信心(一)】

(作者:區永亮 牧師)

常有人問:我們在教會研讀聖經、接受許多信仰造就,但為什麼生活還是常有軟弱,特別遇到一些考驗或困難的時候,不是失敗就是妥協?

1981年我蒙神呼召作傳道人,卻一直到1986年被聖靈更新之後,我才發現信心與信仰不同,但密不可分;信心必須是活的,才可以帶出有能力的信仰。換句話說,我們可以有正確、豐富的信仰,但若沒有一個活潑的信心 (living hope)將信仰落實在生活當中,我們的行事為人則很難向人見證這位榮耀的神。今天我們要透過彼得前書來瞭解:彼得如何教導初代教會的信徒不只要看重信仰,更要看重是否活出一個真實的信心。因為惟有一個活潑的信心方能夠不看環境順逆、豐富或缺乏,帶出喜樂的生命。

一、面對將來我們有活潑的盼望(彼前一36a)

「願頌讚歸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父神!祂曾照自己的大憐憫,藉耶穌基督從死裡復活,重生了我們,叫我們有活潑的盼望。」(v.3)

1.盼望與希望

信心有一個特徵,就是面對未知的將來我們仍然能夠生發一個活潑的盼望。也就是說,這個信心是有生命的,足能勝過一切的難處。盼望(hope)和希望(wish)有何不同?簡單地說,「希望」並不一定會發生;「盼望」則是根基於神的應許,將來必定會成就。羅馬書四章提到亞伯拉罕盼望的根源,可說明盼望與希望之間的差別。神應許亞伯拉罕要生子,雖然他年紀老邁將近百歲,撒拉的生育也已經斷絕,但是他的信心還是不軟弱;仰望神的應許,因信心裡得堅固,而且滿心相信神所應許的必能做成。(參羅四18∼21)多年之後事情果然應驗,亞伯拉罕的兒子以撒出生,因為這應許不只關乎亞伯拉罕個人,更關乎神對整個人類的救贖大工。亞伯拉罕的盼望何等活潑又有生命力,使他能夠在面臨人生許多試驗時,而選擇順服神的一個重要的生活動力。

盼望很重要,因為能夠幫助一個人明白他的人生目標和價值,進而改變他的生活方式(lifestyle)。舉個例子,我從小家境不好,腳踏車對我來說根本是個奢侈品。我讀高中時,有一個表哥從香港來台灣念書,他騎著一輛非常好的腳踏車上下學,讓我看了很羨慕。後來他告訴我,待他畢業回香港時,會把腳踏車送給我。從那時起,我整個人的生活方式突然改變了!每天上下學途中經過腳踏車行時,我必定停下腳步專注地看著店裡的師傅如何修理腳踏車;不論上課或吃飯,我無時無刻不想著那輛腳踏車:等我拿到那一天,我要如何把座椅和車頭改裝得炫酷一些……。幾年後,表哥大學畢業返港前,果然把腳踏車給我了!

請問各位,我什麼時候從表哥手中拿到腳踏車?不是在表哥畢業時,而是當表哥答應會給我,使我內心產生盼望以及生活方式改變的那刻起,我就擁有那輛腳踏車了!基督徒的盼望便是這樣產生的:當你遇見主,藉著神的話語明白神要給你的應許,從那時起你就活在神所應許的盼望裡面了;生活有了不一樣的動力,生活模式自然會隨之改變。所以,我們的生命不僅需要一個正確的信仰,更需要一個活潑的信心。當你有了這樣一個活潑的盼望的時候,你的信心就能夠帶出改變生活的能力!   

                                                                                      (待續、期刊 – 20160320靈糧週報)